鄭州瑞信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
Zhengzhou Rethink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.Ltd.
公司新聞
最新最權威的動態
The most authoritative news dynamic
1 有時候仔細想想,其實我們每天都在“學習”。
比如國際關系風云,我們時刻關注;比如公司架構調整,我們牽動神經;比如假期即將來臨,我們盡早籌劃……這都算“學習”。
地鐵上刷個微信了解美容知識,準備讓自己變得更美;閑談中說個八卦挖掘明星內幕,感慨一下人生悲喜;睡覺前追個熱播電視劇,推測一下最終結局……這也算“學習”。
但是,為什么自己的生活好像一直在原地踏步,并沒有得到改善呢?就像大家常說的那樣,“聽過多道理,依然過不好這一生。”
因為,你的學習過程并不完整。準確地說,你只有“學”,卻沒有“習”。到這里你應該能明白,為什么本段前面的幾個學習都帶著引號,因為那不是真正的學習。 2
追本溯源,在古代漢語中,都是獨字成詞,學是學,習是習。接觸自己不知道的知識,叫學;反復練習并掌握這些知識,叫習。《論語》開篇就是“子曰: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”就是最好的證明。孔夫子的意思很清楚,不僅要學,還要經常習,這才是快樂的事情。
而今天,學習變成了一個詞,雖然本義上它既包括學又包括習,可我們習慣性地把這兩件事混為一談,覺得文章看過了就是學習,經驗聽過了就是學習,實際上你只是學了,卻沒有習之。
只學不習的知識,無法留給人深刻的記憶,更別說變成自己的東西了,會被很快遺忘。
說直白點,知識就像是桌上的一只紅蘋果,你看到了,卻沒有咬上一口,所以它的味道你是不知道的。別人問你這蘋果好吃嗎?你只能回答,喏,蘋果在這里,你自己嘗嘗吧。 3
互聯網時代,學變得越來越容易,習變得越來越困難。
以前的人們想要獲取知識,需要到處拜訪名師,當你歷經千山萬水千辛萬苦到了名師門前,名師還不一定樂意教你。
因為學的機會如此難得,所以古人非常珍惜學習的機會,一旦拜入名師門下,就極其虔誠,所謂“一日為師終身為父”。師徒之間朝夕相處,學一點,習一點,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閉環。
現在的人們則恰恰相反,知識的獲取變得越來越容易,只要打開手機,世界盡在掌握。一會兒看看國際沖突,一會兒看看財經新聞,一會兒看看健康養生,一會兒看看行業動態。覺得不錯的,順手點個“收藏”,想著以后用得上的時候再翻出來參考下。
其實,收藏基本上等于“永不再看”,不信請大家看看“我的收藏”,你一定會詫異,自己什么時候收藏了這么多莫名其妙的內容啊。
正是因為“學”變得如此便捷和廉價,所以大家就不太重視,與之相伴相生的“習”也就變得更困難了。沒有壓力,也沒有動力,大家有時候刷手機純粹就是為了打發時間,壓根就跟學習這件事毫無關系。
我們現在的確是每天都在學,卻很少會去習。沒有完整的學習過程,肯定也就無沒什么收獲,那么原地踏步的狀態也就不難理解了。 4
現在人和人之間的智商,差別并不大,誰都不傻,可為什么最終在人生狀態上會有那么大的差別呢?我想最大的原因,恐怕就是因為對待學習的態度不同。
人越學習越優秀,人越優秀越學習。因為學習所以優秀,因為優秀所以學習,這似乎就是解釋人和人為什么有差別的最好理由。
普通人一年看不了兩本書,成功者可以做到兩天看一本書,真不開玩笑。在我參加的各種學習班里,就發現了一條規律,越是層次高的人,學習的勁頭越足,跟年齡并沒有直接的關系。我親眼看到過,七十多歲的董事長學起來廢寢忘食,二十出頭的小主管學起來無精打采。 5
我們為什么要學習,因為成功的經驗都是不是學來的,而是習來的。
比如你看到一個強身健體的好方法,說有氧運動能提升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,讓人保持健康,文章列舉了很多例子,你覺得好有道理。知識和原理都學了,但帶給你健康身體的,一定是你慢慢習來的,每天進行一個小時的有氧運動,持續不斷,數月方可小成,數年才見功效。
再比如你看到別家公司業務發展迅速,于是前往取經,別人告訴你要如此這般,你覺得好有道理。戰略戰術都學了,但帶給公司局面轉變的,同樣是慢慢習來的,一口決不能吃成一個胖子,只有全公司從點滴小事做起,持續改進經營管理,才有可能改善局面提升業績。
有人說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,對此我不敢茍同,我倒是認為學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,因為學習的本質就是強迫你去做你并不擅長的事情。但是學習帶來的收獲與成長,的確能讓人感到無比快樂。世間萬事,沒有什么比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更令人快樂了,唯有學習,有此療效。
總而言之,請大家切記,學習學習,既要學,更要習,只學不習,不是學習。 作者:陳向東;來源:網絡;版權歸屬原作者,如有侵權請聯系后臺刪除。 |